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金融道》读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07-07 01:37:52
《金融道》读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8971字]

第一篇:《金融道》读后感

在关于开展“读书.思考.进步”专题读书活动中,我一口气将《金融道》读完了,书中有对金融的动态了解,管理水平经验,有许多让人信服的道理和让人不敢想象的实例。通过一家弱势银行在短短近十年时间中、从无到有造就出一家业绩骄人的省级分行的经历告诉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

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我们信用社,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金融业确实属于“弱势群体”,而我们服务的也往往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因“弱势”而疯狂?我想,只有树立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习增长能力的观念,在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同时,主动走出去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创新观念有了转变,那工作能力就有提升。

“如何让一群思想各异的人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什么是员工每一?”这个提问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一个网点经理我应该如何做到这一点,我做得又合格不?记得当接任时我的第一份工作总结中提到的关于工作中的难题时,我提到网点的一位员工,我直接指出他不适宜做网点一线的工作,原因是他比别人做得差。后来我更新了观念,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该员工的自身努力改变了这一情形,现在他由一个别人都不想与他拍档做事的“新”员工变成了一个可能教导他人的“老”师傅,由以前要别人帮手“执手尾”变成现在主动要学新东西,主动问有什么要帮忙。一个有十年工作经验的“新”员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变化这么大,新观念只有一个:

不能对一个员工采取放弃的态度如果大家都放弃他,他也可能会放弃自己,当所有人都觉得他不行时,他可能也不觉得自己不行。

我不能容忍他不熟悉的业务由别人代他做,我要求他熟悉作为一个综合柜员需要熟悉的业务,可能也是机缘巧合,一批旧员工走了,换了一批新的员工,有些还是刚毕业的,这下不但没有人帮他了,反过来别人要请教他,借这个机会我要求其他员工让他独立去完成一个“教学”过程,如果教错了就纠正他,对了就赞扬他,因为要表现出比新人强,他主动去做一些以前对他来说“难度高”的业务,慢慢他的自信心有了,责任感有了,业务水平更是提高了不少,更让我感动的是三月时当我在计提一季度应付利息时他叫我教他,当我教完他后的一个星期,他告诉我设计了一套程序,当输入原始数据后就可以直接打印计提利息的业务凭证,我们一试果然与手工计提的单据一下,他很开心,向每一位员工展示他的“战利品”。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有时你的一个微笑,一声赞许,可能就是别人的一支强心针,我庆幸我没有放弃这个同事,我也没有资格去放弃他,每个人都有他的能力和闪光点。同他向我们展示“战利品”的那一刻我感受到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工作所给予我们的,要比我们为它所付出的更多。如果我们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

那如何让我们成为一个团队,如何让我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呢?思考的答案是:

开心地投入工作当我刚到银花分社时,正好是存款大幅下跌时,当时我对固有的客户一无所知,对未来也没有信心,和同事们开完班后会的饭局聊天中我感觉到大家好像都觉得吸存与我们这些一线员工一点关系也没有,那是领导们的事,我们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付出太多,岂不被压榨了?当时我也不知如何去纠正他们这种思想,或许连我自己也是这种思想,但在去年的三季度当我们的存款任务离完成是那么的接近,我们整个组,上至组长,下至每一位员工,都把冲业绩当成了自己的一项工作,知道有客户的私人资金在股票市场时会主动咨询客户是否有多余未入市的资金转过来做通知存款,刚好度过“国庆”的七天假期,可以让资金取得更高的收益,最后虽然我们差一点没有完成任务,但我们形成了一个团队,一个有初步凝聚力的团队,而在那个季度我们团队的奖金收入是辖内最高的,原来我们是做得最好的,所以我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以前我们可能会觉得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学习,有益于领导,但现在明白到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自己从这个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

还有一点让我现在还很感动的,2014年3月中旬才收到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我们一季度的对公开户数是45户,因为开户所需的时间较多,有时员工觉得“挺累”一个活,而当时我们还差十多户任务数,但时间只剩下差不多一周的工作日,当我看到每有客户要求开对公户时,办理业务的员工那种私下暗喜的表情,当最后一天我们以超出任务的业绩完成了该项任务那种欢呼时,我真的感动了,我们从这种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

既然我们选择工作,选择为信用社工作,何必让工作牵着自己走,何必让工作成为自己的负担为何不付趁机为工作付出满腔热忱,去享受工作的快乐,因为工作本身就是生活一个重要部份。

下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这个“弱势群体”也疯狂呢?记得几次开会领导都和我们说,这个世界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金融道》中思考也让我找到了答案:

在工作中,我们没有任何借口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我记得自己也曾经不断为自己工作的失误或业务的停滞不前找借口,工作失误时,以“员工之间没有配合好”“员工新,业务不熟悉”为借口;当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时,我也曾以“信社理财产品不多”、“金融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等借口;呵呵,只要有心去找,借口还是无处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可以用各种借口为自己的当“挡箭牌”,但事实上这只是在掩饰你自己的弱点,自己在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寻找借口时,却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作为一名网点负责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是我的责任吗?将困难说得再多、再大,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其实,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甚至我们根本就不愿说出来。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一个团队中,是不应该“我”与“别人”的区别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就会削弱团队凝聚能力;没有人是不犯错的,所以以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错就是错,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第二篇:金融道 一书读后感

正如城区联社领导(更多请关注www.)在推荐这本书时所说的一样,《金融道》它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金融业员工读本,在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仍在为书中所阐述的那些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风格所感到激动 ……此处隐藏4063个字……

而是更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工作的态度,对上级的指令,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在日常工作中全力和同事配合做好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不找任何借口推托或延迟。说得有位名人讲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自己有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第五篇:道可道 非常道-生死疲劳读后感

道可道 非常道

——读《生死疲劳》有感 《生死疲劳》是莫言2014年以喷涌般的气势创作的一部重构宏大叙事艺术的长篇巨著。以“动物之眼”看农民与土地关系变迁,讲述50年乡村史。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生死疲劳》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用中国古典文学草蛇灰线的方式,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于土地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据莫言介绍,这部长达55万字的小说,由于构思成熟,他共用了43天的时间就写好了。“在写作中,我丢掉了电脑,重新拿起软毛笔,创作的激情从笔下汹涌而出。”由于小说写得快且长,莫言为此反而感到不安,怕因一时的疏忽而为文本带来瑕疵。 由于莫言首次尝试近似章回体的叙述方式,从而使小说在阅读时有类似阅读

中国古典小说的快感。对此,莫言解释说,他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小说叙事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区别章节之间的界限。

六道轮回 大气磅礴 半个世纪 乡村中国 腰封文字: 六道轮回的民间想象与古典小说章回体形式完美结合的鸿篇巨制大气磅礴、荒诞怪异 展示半个世纪的农民命运和乡村变迁 探索人与灵、生与死、苦难与慈悲 莫言运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杂糅魔幻写实的手法,展示一部充满奇趣的现代中国《变形记》……全书笔力酣畅,对历史暴力与荒诞的沉思又不乏传统民间说唱文学的世故,足以代表当代中国小说的又一傲人成就。——王德威教授 “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母体,将夸张的想象与质朴的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激情四溢的诗性笔触游走于阴阳两界,全景式地展现了乡村中国的生存画卷。作家将沉重的思想贯注于狂欢式的叙述中,在对苦难的戏谑中加深对苦难的理解。”

每一部好的小说,都是一个“道”。这个道,是隐藏于人物命运和作者构思后面的一种情怀,一种对于生命的观念,对于价值的认识。有时候,我们发现不了,有时候,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这个“道”,如草蛇灰线,看不见、摸不着、道不明,只能隐隐约约地感觉。这个“道”,你从人物的言行中理解不到,你从人物的命运中体会不到,你从作者的抒情中把握不到,你从书评人的剖析中观察不到。甚至很

多时候,你只能在看完全文,把几代人的命运,几代人的鸡毛蒜皮一一回想时,才会仿佛如抓到一阵烟、看到一阵风一样,对这个“道”有所察觉。这时,眼泪就挂在眼眶。这时,这个“道”对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只怕比那些名言警句要重得多。

这个“道”,我曾在《乱世佳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若有所觉;这个“道”,我曾在《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中若有所悟;这个“道”,在我看完《生死疲劳》后若有所触。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崇尚自然,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要说清楚“道”,既难,也无必要;就连讲究“心”的佛家,也应该是不想也不能说清楚“道”的,否则,怎么会有“着相”一说;我们也同样看到,饱读诗书的博学大儒也总是倾心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原来,迷迷糊糊的朦胧才是释儒道的共同追求。扯远了!

其实,真正的“道”应该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所以,才子佳人的故事难以入道,金玉满堂的美好大结局,难以入道。“道”,是本质的,所以应该是真的,是现实的。所以,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是“道”,悲中有喜、起中有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几近“道”,《西游记》小说没看下去,从电视剧上看,“闹”比“道”多。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

实,这也是现实,所以,《西游记》如果真能如网上传说的倒过来写,倒也算是“道”了。悲剧比喜剧,永远更有感染力和传播力。又扯远了!

《生死疲劳》讲的是轮回的故事。百度了一下,佛家有六道轮回。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 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本文的主人公西门闹,作为一个好地主被人革了命,转世又被阎罗王“坑爹”,变成了驴、牛、猪、狗、猴与自己的子辈、孙辈一同生活,最终又回到了人形。莫言讲故事的本领还算不错,处处有幽默,细节把握也不错,虽然越写越疲软,但总算也没把《生死疲劳》写成一个烂故事。我记忆最深的,除了一些西门闹做驴做牛的故事外,就是最后当其终于做狗终结时,阎王与其的一番对话。阎王问西门闹,心中还有仇恨吗。西门闹说,没有了。这剧情实在很像金庸小说的情节。不过,我认为,带走西门闹内心的仇恨的,是时间,更是数次轮回的见识。这番对话,颇有佛学意味,所以,大概佛学无处不在吧,只要人懂得用心感触,懂得用脑思考。人生有太多的无奈、痛苦、不甘,是无处诉说的,是无处排解的,是无处申冤的。所以,西门闹最终领悟了。

在这本书中,难以找到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可以让我们去瞻仰,可以让我们去以其为参照物,反观其他人的不足。其实,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走错那么几步的

时候,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人的劣根性和历史的局限性,每个人身上都会表现出作为人的卑劣和怯弱,同时,每个人身上也都能展现出人性的伟大和光辉。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由人组成的真实世界,这就是大道的本质。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本就是经过时间的打捞和人为的加工所造就的扭曲的世界。原先,我以为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自己是如此的平凡,自己是如此的卑劣,最后我发现,原来人都是如此,原来,从渺小中可以生出伟大,从平凡中可以长出独特,从卑劣可以长出伟岸。我们高估了英雄,就如我们低估了自己一样。(当然,我们有时也容易藐视别人而自以为是,但那只是在对待周围的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小说中的村和人,好像没有干过什么大事,但是,最后的种种堆叠起来,自然就成了大事。一些小人物,在历史的潮流里,也自然地成了大人物。这也是“道”。

如果要说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什么,我真说不出来,一种莫名其妙的“道”,让我如何以文字来描述?现在唯一的感触是,人生的的起点和终点,已经是既定的了。不管我们在这张美好的坐标轴上画出多么美妙惊艳的抛物线,我们最终的落脚点,都是y=0。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生!

重庆市巴南区环境监测站 陈鹏

2014年3月3日

《《金融道》读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897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